
株洲日報記者 胡樂
通訊員/康茜 謝子兵
株洲日報訊 株洲高新區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加快培育新動能,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收到實效。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1億元,同比增長13.5%,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6億元,增長13.0%。
【關鍵詞】項目建設
在天易科技城,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的“新家”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該項目為市重點產業項目,總用地104.7畝,總投資10億元。建成投產后,年產量將達500噸,有望成為國內最大且世界前三的靶材基地。而它的開工建設,也為我市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園區另一側,投資5億元的菲仕電機株洲制造基地已于上月開工。作為北汽的供應商,該項目將進一步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新建項目發力,續建項目開工百花齊放。奇點汽車項目完成樁基和場內道路施工,為年計劃的60.8%;株洲信息港項目全面開工,完成年計劃的59.4%。
項目帶動動力產業快速增長。上半年,高新區動力產業實現產值139.7億元,增長28.2%,對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2.7%,其中以北汽株洲分公司為龍頭的汽車整車制造業實現產值83億元,增長90%,以株齒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實現產值11.9億元,增長50.6%。
今年,高新區聚焦11條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從軌道交通等傳統先進裝備制造業,到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引領著新一輪的轉型升級。1至6月,該區在建市重點項目53個,其中開工項目12個,竣工項目3個。
【關鍵詞】創新驅動
在“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中,高新區大力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重大產品創新,加大市場開拓、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力度,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上半年,在省“五個100”重大項目中,該區4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完成投資3.06億元,為年度投資計劃的54.6%;5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完成投資1.38億元,為年度投資計劃的55.2%。
在北汽株洲二工廠5.6萬平方米的焊裝車間,193臺德國KUKA機器人正在有序工作。這座焊裝車間所有的機器人都有“大腦”控制系統,每一臺機器人都采用業內最先進的節能控制技術,能夠在非生產時間段自動進入休眠狀態,并能在休眠、工作兩種模式間自由切換。它的出現,讓北汽株洲分公司二工廠的EU5單日產量達到610臺。
6月,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時速400公里高速列車碳陶制動盤與閘片下線。這個其貌不揚,像黑炭一樣的制動盤,比起鋼制動盤,可以讓一列8節的標準組地鐵減重10噸。這種碳與陶完美結合的產品,打破了德、日等對高速列車制動盤的壟斷。
瞄準高端研發類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器”,中科院譚鐵牛院士牽頭的智能視頻識別分析技術產業化等高精尖項目落戶高新區;武漢理工大學、山西能源化工研究院等也在園區設立創新成果轉化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被聘請為火炬安泰新材料的首席科學家。
【關鍵詞】優化環境
在株洲高新區,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是該區優化發展“軟環境”,提升項目服務水平的結晶。
3月,該區啟動溫暖企業“四聯行動”,建立政企“四聯”機制,500名干部“一對一”幫扶企業。短短幾個月內,該區收集企業需求、意見共計1170條,已解決問題575個,正在協調解決的553個。
加快世鑫新材項目落地步伐,高科集團代建了4.67萬平方米廠房,辦公樓也已建成,全部5年免租金提供給企業。高新區財政給予企業20%的購買核心設備補貼,還拿出30套人才公寓,免費提供給項目技術人員入住。
溫州意華交通裝備產業園簽約落地后,高新區安排了7000平方米的過渡廠房,供地也即將完成,年內一期項目將開工建設;廣東宏工自動化設備生產項目落戶高新區后,高科集團決定參股該項目,打消了投資者的顧慮,也為項目建設解決了資金問題。
責編:張彌郁
來源:株洲新區客戶端
株洲日報丨高新區(天元區): 奏響科技自立自強的 “新區節拍”
株洲新聞聯播丨貫徹落實兩會精神 株洲天元區:讓“菜籃子”鼓起百姓“錢袋子”
新華財經丨株洲高新區招商秋季攻勢成果顯著 預計總引資額約57.5億元
株洲新聞聯播丨活力高新 現代天元 凝心聚力 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
株洲新聞聯播丨天元區:半導體用碳化硅蝕刻環項目竣工
湖南日報丨株洲天元工業軟件園開園
株洲日報丨株洲高新區: “四證齊發” 僅用24小時
湖南日報丨構建三級經辦服務體系 天元區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
下載APP